仁义镇:谱好“四部曲” 奏响党史学习教育最强音
2021-06-28 21:11:14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898

6月27日,仁义镇举行“学史力行传薪火 铭记初心担使命”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镇与村干部走村入户,为辖区拥有50年以上党龄,一贯表现良好的68名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通过挖掘老党员、老同志的感人事迹,树立典型,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仁义镇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谱好“四部曲”,奏响“最强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助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汇聚起了建设美丽新仁义的磅礴力量。

红色阵地“沉浸学” 奏响“主题曲”

“革命先辈,不能忘......”清明节当天,仁义镇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别样的党史教育课,全体机关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60余人走出会议室,走进邝鄘烈士墓广场,实地开展“缅怀邝鄘烈士,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邝鄘是仁义镇人,《国民革命歌》的作词者,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长,后担任过红军师长,1928年底,在耒阳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活动中,大家齐唱新填词的《国民革命歌》,用新时代的语言表达了对邝鄘烈士的缅怀,传承革命精神,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决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仁义镇注重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修缮邝鄘烈士墓、新建邝鄘烈士广场,把传承弘扬邝鄘革命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多次推动辖区党组织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邝鄘烈士墓、邝鄘烈士广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沉浸式”身临其境地学党史,增强党员干部的爱国爱党精神。同时,努力将邝鄘村及邝鄘烈士墓打造成全市基层党性示范教育基地,多方争取资金,修建了邝鄘烈士陈列馆,作为党员群众学习党史的重要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邝鄘烈士墓、烈士广场累计接纳本地和周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教育活动10余次,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受洗礼。

屋场恳谈“共同学” 奏响“协奏曲”

“真的没有想到,我也有机会给村里的人上一堂党课。”这是刚刚从“流动党校”讲完课的老党员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仁义镇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屋场恳谈活动相结合,动员党委班子全部下沉村组,到群众屋场前坪,开展恳谈活动,建立“村门口”的流动党校,辖区12个村把流动党校开进村组、湾、圩场,打通了教育学习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接受党性教育,获得思想洗礼。

同时,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老战士等“五老”成员“活教材”的作用,邀请“五老”成员走进流动党校,结合自身经历,为群众讲述革命历史,极大调动了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利用清明、端午等节假日,特别是这次村“两委”换届外出党员集体返乡的机会,从镇机关党员中抽调骨干力量,联合驻村干部,组成流动宣讲队伍,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补课”。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无阅读能力党员,组建仁义镇党史学习宣讲团,定期上门开展送学、送教,助力老党员学习党史,确保老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掉队、不落伍。

线上线下“灵活学”,奏响“交响曲”

“李大爷,昨天播放的关于强渡大渡河的评书您还喜欢听吗,最近还想听哪方面的内容?”这是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广播“村村响”党课收听效果情况。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仁义镇线上线下全渠道宣传教育,扩大受众人群。线上,依托学习强国APP党史学习专题课程,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的奋斗历程,学习政治理论。先后开办了5次学习强国APP使用培训课,村支书、组织委员、小组长都进行了操作轮训,每个村干部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并建立学习强国微信群,为农村干部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定期进行线上学习评比,举行学习强国结对答题赛,把每一名党员变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带动全村党员进行学习,营造“云端”学党史的良好氛围。线下,把全镇100多个“村村响”广播转变为“党建大喇叭”,早中晚3次定时播放,内容不局限于朗读书本,还包括更加接地气的“评书”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把党史原汁原味送到群众耳边,使农村党员在田间地头也能接收党史学习,助力农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实效化。

为民解难“实践学” 奏响“奋进曲”

“要以建成的仁义卫生院为标杆,把党史教育的成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为群众排忧解难上。”这是仁义镇党委书记李连文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和作出的庄严承诺。

仁义镇中心卫生院是党史教育启动之初,完成的又一大民生工程,前后历时一年多,争取各方资金800多万元,现为我市硬件条件最好的乡镇卫生院,基本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

仁义镇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每名党委班子成员把解决所驻村一个突出问题作为党史学习的作业之一,作为硬性要求,限期交卷。党员干部围绕群众关心的圩场道路堵塞、市场脏乱差等落后等问题,大力推进圩场改造和圩场沿线公路油化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持续推进芙蓉学校建设,确保如期开学招生;围绕边远村庄用电难题,逐步推进党田、罗渡等村电网改造等等,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一个一个难题在销号,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被破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镇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难题256件。(吴代熙 资一帆)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